□ 李 响杠杆炒股开户证券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长,高校体育教育的角色和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全面发展。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创新,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融合“五育”理念,
推动体育教育发展
为了更好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高校体育教育需要将德育、智育、美育、劳育融入体育活动中,以推动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其一,德育融入。在体育竞赛中,强调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诚信比赛,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其二,智育融入。在体育课程中,不仅注重体能训练,还要结合体育项目教授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让学生了解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其三,美育融入。在教学中引入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课程,通过舞蹈动作的美感和音乐的节奏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其四,劳育融入。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设施的维护、体育赛事的组织等工作,培养其劳动习惯和组织能力。“五育”融合培养体系的意义在于,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丰富知识结构、良好审美情趣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展开剩余71%树立正确体育观,
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其还涵盖了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维度的良好状态。有效的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综合健康的理想状态,前提是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拥有积极主动的体育意识。其一,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需要让学生明白体育不仅仅能强身健体,更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对于性格塑造、团队合作、情绪管理以及社交技能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活动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如何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其二,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社团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定期组织校内外的比赛和活动,如运动会、篮球联赛、跑步俱乐部等,鼓励学生自发成立体育社团或小组,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力。其三,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发展潜力,高校需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减少对单一体能测试的依赖,增加技能展示、团队协作、体育精神等方面的评价,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发展潜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
完善教学体系,
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首先,高校要构建更加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每个模块集中于一项或多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提升,为学生提供深入探究并精通特定运动的机会。同时,增设体育社团、体育兴趣小组等组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与,通过组织定期的训练和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运动技能。而对于常见的如跑步、跳远等田径项目,则可进行趣味化改造,通过设置障碍赛跑、接力赛等形式来增加趣味性。其次,在硬件设施方面,需要改善运动场馆和器材,并引入更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器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此外,在课程教学中提高竞赛的比重,贯彻“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以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定期举办校内比赛或与其他高校的友谊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技能的平台,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创新教学方法,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为提升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需要在两个关键领域采取行动。首先,在课程教学方法方面,引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具体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此外,还可以运用虚拟现实、移动应用等现代技术手段,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吸引学生参与。例如,开发专门的移动应用,让学生记录训练进度、饮食和休息情况,以便自我监控和调整训练计划;利用技术模拟不同的运动场景,制作交互式的训练指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要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应细化体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与内容设置,在一般运动技能学习与专项运动技能培养之间寻找平衡,既要保证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能,又让学生能深入学习并熟练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其次,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推动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科学的课程教学完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为体育教师定期提供专业培训及发展机会,以更新其教学理念与技术,确保教师能够持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工作;聘请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或教练员作为客座讲师或教练,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技术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创新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其道德、智慧、审美及劳动技能的全面发展。未来,高校体育教育应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本文系2023宿迁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五育并举实践中体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和模式变革研究”〈课题编号:2023JCJY11〉) 杠杆炒股开户证券